管理登录| 工研院首页| English
团队成员
最后修改:2023-08-13 15:10:09,   访问次数:9437 字体大小:

何佩雷,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项目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11年获得北京化工大学学士学位,2016年在清华大学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导师王训教授),2016年至2021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美国马凯特大学及爱荷华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年4月受聘于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开展研究工作。

目前主要从事功能纳米材料在催化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近年来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12篇,包括Sci. Adv., Angew. Chem. Int. Ed (2),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Chem. Sci.等国际权威期刊,单篇论文最高被引500余次,担任Appl. Catal. A及Appl. Catal. B等高水平期刊审稿人。


徐雯雯,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助理研究员,2019年7月加入电化学与环境催化团队

2013年获得北京化工大学学士学位,2019年获得北京化工大学博士学位(导师:孙晓明教授),2017-2018年在耶鲁大学访学,合作导师:王海梁教授。2019年7月加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开展工作,入选“2019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主持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近年来一直从事于电化学催化反应中电极的设计与制备,主要包括电催化水分解制氢氢气、氧气,电催化氧气还原至水及双氧水等。2022年7月出站后留所。

目前,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Advanced Materia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Energy Storage Material 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11篇,他引次数大于1200,H因子18。

陈徐,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助理研究员,2019年9月加入电化学与环境催化团队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优秀博士后,承担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攻读博士期间,主要围绕“柔性锌-空气电池”展开工作,对电池的组件进行设计与优化,包括空气电极的氧还原与氧析出双功能催化性能研究,碱性凝胶电解质的改性与应用,以及柔性锌电极的设计。期间,还参与了有机小分子的电催化和锂电池电极材料的设计与表征等项目。2022年7月出站后留所。

目前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SmallACS Applied Materials and Interfaces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10篇。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篇,其中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为高被引论文。目前主要从事高级氧化技术研究,包括芬顿技术、臭氧催化氧化技术等,应用于污水深度处理。

2021年起,兼任上海市技术交易所智库专家,为技术转移生态体系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汪子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博士后,2022年9月加入电化学与环境催化团队。

2014年获得长安大学学士学位,2017年获得日本文部省博士生奖学金,2022年获得日本九州大学材料理工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主要围绕有机催化反应展开相关基础研究工作。

目前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篇。

 

张无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优秀博士后,2022年11月加入电化学与环境催化团队。

2016年获中南大学学士学位,2019年获厦门大学硕士学位(导师 郑南峰教授,吴炳辉教授),2019-2022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博士生项目资助,赴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胶体界面研究所,耶拿大学攻博,获化学博士学位(导师Prof. Martin Oschatz, Prof. Markus Antonietti)。2022年11月加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开展工作。主要研究方向集中于电催化小分子能源转化(CO2,N2活化),PEM电解水。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Small等期刊发表论文四篇。


文英杰,工程师,2023年毕业留组,加入电化学与环境催化团队

2020年获得太原科技大学学士学位,2023年获得太原科技大学硕士学位(导师:杨雯教授),2021-2023年在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联合培养,培养导师:陆之毅教授。

2023年7月加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开展工作,主要从事于电化学催化反应中器件的设计与制备,主要包括流道设计、流道模拟、器件整体设计等;高级氧化技术研究,包括芬顿技术、臭氧催化氧化技术等,应用于污水深度处理。=

目前在Chemosphere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撰写并授权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三项。

 打印本文本   |    加入收藏   |    回到顶部